何志隆生而有幸,得以窺伺中華文化陶瓷歷史中精彩的〝青瓷〞領域,實是莫大福報,心中至為感激!

個人投入瓦斯窯以二十年,六、七年前開始接觸柴燒時,就被色呈黝黑、金屬泛光、陰陽不定的陶器表面釉色之多元變化所吸引,隨著時日增加竟也漸生疑惑,既有翠玉窯汗為何卻不能滿佈瓶身?歷經三年終於完成了心願。

 

姑不論今日展現眼前的翡翠青瓷,究與老祖宗們燒陶有何淵源,然呈現在面前的碧玉翠色,寶石般的泛玉晶光,滿佈瓶身的細紋光澤,都在在打動我內心深處的思古幽情,喚醒了滿室光輝與輪轉,生命變的精彩,人類文明的價值也提升許多!這就是我願意用生命般的重視,全心全力投入,以換取上蒼對我們恩寵厚愛的原因。在這裡,火神的烙印 ”揮汗融入的身影“ 以及靜待馨香的默禱時時可見,而上天垂憐所賜的福報,使我更加懂得珍惜,也更加懂得分享!

思己一生晃盪,五十多年的歲月著實經歷許多坎坷,總以為人必須有所作為。幸運的我,目前家庭和樂,心繫一同;隱約中有感於提升柴燒境界使命的重要,也祈求上蒼賜福,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克盡己力,創造快樂希望源泉,為陶瓷文化添上新的光采。







 
失 傳?
中國燒陶文化繼續發展到了唐朝,就鑽研往礦石釉金屬發色的方向去了,最後催生了宋瓷的璀璨。當時為了能夠控制釉色,大量生產,捨棄了植物灰發色的燒法,改採較不易流淌黏底的礦石釉金屬發色燒法。雖然唐宋以後的作品精緻美觀製造過程穩定,但也喪失了漢晉傳統植物灰釉青瓷的質感與變化,由植物灰發色的原始青瓷自唐朝以後就幾乎絕跡了!礦石釉金屬發色陶瓷是以銅、鐵、鈷、等等金屬作發色劑,結合長石釉,在高溫的窯爐內熔解發色,作品可以堆脂凝膏如冰似玉,中國人一向愛不釋手,又形容這些礦石釉色是「天藍」、「天青」、「月白」、「葡萄紫」、「梅子綠」等等。可這些礦石釉青瓷傳燒到現代,已經能夠運用現代科技及化工原料控制得非常平易近人。現代的礦石釉陶瓷要燒滿釉、厚釉,並不困難;要調紅、調藍、調綠,輕而易舉,當然明、清所發展的薄釉、鈷藍發色青花瓷,其僅以線條造型取勝避開釉色的計較就更勿論矣!但是自唐朝以後,真再也看不到周身敷滿翡翠光彩的植物灰釉青瓷的蹤跡呢!



 

翡翠柴燒長時間在窯爐高溫內煅煉,而且上釉方式又採絕無僅有的熱上釉即「柴燒自然落灰上釉法」;所展現出釉色,實已超越中國歷代陶瓷。翡翠柴燒透過長時間的自然上釉,形成獨特釉質;冰裂細密,光色殊特。因為是植物灰釉發色,所以色相豐富,層次鮮明,且釉質流動所產生細如兔毫、竹林或樹枝狀的效果,乍看之下,有如寶石瀑布,發出千百種光色!翡翠青瓷的釉色清亮透光,毫不混濁。作品出窯後,在開片紋、冰裂紋裏,產生鑽石般的點點晶光,閃閃發亮!在長時間的高溫窯爐燜煉下,土坯胎與木灰釉的任何雜質都已燃燒氣化掉了,只留下極清澈的釉質,因呈現各色綠光,所以名之為「翡翠」。又不只青綠,亦常出現琥珀光澤及各色彩光;正午十二點的日光是顯現翡翠青瓷光色的最佳時機。何志隆所燒出的翡翠青瓷,愈以強光照之其顯色愈佳,向光時折光反射,布滿周遭;另有疊光現象,紅、黃、藍、綠,層層色光,疊在一起,光線又將之穿透,即形成七彩繽紛的神祕夢幻境界,動人魂魄!將其作品置放於廳堂光源之下,室內頓時寶光四射,為每一個收藏家的心靈綻放光芒。翡翠釉色只是何志隆所燒煉的成品之一,另有琥珀光色、墨玉光澤、紅寶、藍寶等多種成色,將陸續發表,愛陶人且拭目以待!



 

古代礦石釉青瓷如宋瓷是不容易燒成滿釉的,則容易流動的植物灰釉,要讓它滿釉而不黏底更是難以想像!今日何志隆是以「柴燒自然落灰上釉法」在窯中自然上釉(簡稱熱上釉)!徹底捨棄了人工上釉(又稱冷上釉)的穩定與控制,讓作品更貼近「自然」的風貌!不僅如此,已經將傳統柴燒技術推動到「土坯入窯,滿釉出窯」的境界!誠匪夷所思!



 

現代柴燒之所以仍風迷愛陶之士,所憑籍的就是柴燒窯的氣氛不可控制,溫度不好控制,落灰不好控制,氣流不好控制,加上柴燒窯溫不可能全面都維持穩定的高溫,因此出窯作品所反應的燒煉成形歷程,就顯得比瓦斯窯、電窯豐富而更具可看性了。即便一般柴燒作品落灰量不多,釉彩皆屬吉光片羽,可比起礦石釉色的單調,仍吸引著眾人的目光。何志隆的翡翠柴燒,更是在變化特別巨烈的柴燒窯爐內長時間煅煉,又要在柴燒窯爐中要求滿上釉彩,其作品的成功率就可想而知了。然為求無上精品,必須有所堅持,此心境或許明、兵部尚書于謙的詩句:「千錘萬擊出深山,烈火焚燒若等閒;粉身碎骨渾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。」可以形容!

簡歷

【展覽】
2020 翡翠青瓷臺北藝術中心「千年青瓷文化風華再現」翡翠青瓷臺北鑑賞會
2019 中國國家博物館「時代新章─中國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」
2018 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「兩岸一家親-自然落灰翡翠青瓷藝術作品展」
2017 法國大皇宮「國際藝術與創新雙年展」
2017 中國河北省博物院「青在當下-何志隆翡翠青瓷展」典藏
2016 法國羅浮宮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出「何志隆-翡翠青瓷」
2016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7樓「承古開新-何志隆翡翠青瓷個展」
2016 文化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「宏觀與微觀-何志隆翡翠青瓷創作個展」
2016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「翡翠青瓷-何志隆藝術創作巡迴展」
2015 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「翡翠青瓷-何志隆藝術創作巡迴展」
2015 中國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「何志隆 翡翠青瓷邀請個展」
2015 臺灣文化資產局臺中文化園區「何志隆 翡翠青瓷個展」典藏
2014 桃園長流美術館 第五屆「意氣風發國際藝術交流展」
2013 國立國父紀念館 「漢陶造玉-何志隆 翡翠青瓷個展」

【翡翠青瓷學術研討會經歷】
2018 景德鎮陶瓷大學舉辦「中國青瓷學術論壇會」榮獲景德鎮陶瓷大學聘任客座教授
2017 中國河北省博物院舉辦「中國傳統草木灰釉的傳承與發展」國際學術研討會
 
【典藏】
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、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、中國河北省博物院、法國藝術家聯合會、彰化生活美學館、佛光山佛陀紀念館、台灣文化資產局、永齡基金會、雙清文教基金會等機構典藏。

© 禾青香堂 Hochin
#何志隆 #翡翠青瓷 #青瓷 #禾青香堂

 


 
何志隆生而有幸,得以窺伺中華文化陶瓷歷史中精彩的〝青瓷〞領域,實是莫大福報,心中至為感激!

個人投入瓦斯窯以二十年,六、七年前開始接觸柴燒時,就被色呈黝黑、金屬泛光、陰陽不定的陶器表面釉色之多元變化所吸引,隨著時日增加竟也漸生疑惑,既有翠玉窯汗為何卻不能滿佈瓶身?歷經三年終於完成了心願。

姑不論今日展現眼前的翡翠青瓷,究與老祖宗們燒陶有何淵源,然呈現在面前的碧玉翠色,寶石般的泛玉晶光,滿佈瓶身的細紋光澤,都在在打動我內心深處的思古幽情,喚醒了滿室光輝與輪轉,生命變的精彩,人類文明的價值也提升許多!這就是我願意用生命般的重視,全心全力投入,以換取上蒼對我們恩寵厚愛的原因。在這裡,火神的烙印 ”揮汗融入的身影“ 以及靜待馨香的默禱時時可見,而上天垂憐所賜的福報,使我更加懂得珍惜,也更加懂得分享!

思己一生晃盪,五十多年的歲月著實經歷許多坎坷,總以為人必須有所作為。幸運的我,目前家庭和樂,心繫一同;隱約中有感於提升柴燒境界使命的重要,也祈求上蒼賜福,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克盡己力,創造快樂希望源泉,為陶瓷文化添上新的光采。







 
失 傳?
中國燒陶文化繼續發展到了唐朝,就鑽研往礦石釉金屬發色的方向去了,最後催生了宋瓷的璀璨。當時為了能夠控制釉色,大量生產,捨棄了植物灰發色的燒法,改採較不易流淌黏底的礦石釉金屬發色燒法。雖然唐宋以後的作品精緻美觀製造過程穩定,但也喪失了漢晉傳統植物灰釉青瓷的質感與變化,由植物灰發色的原始青瓷自唐朝以後就幾乎絕跡了!礦石釉金屬發色陶瓷是以銅、鐵、鈷、等等金屬作發色劑,結合長石釉,在高溫的窯爐內熔解發色,作品可以堆脂凝膏如冰似玉,中國人一向愛不釋手,又形容這些礦石釉色是「天藍」、「天青」、「月白」、「葡萄紫」、「梅子綠」等等。可這些礦石釉青瓷傳燒到現代,已經能夠運用現代科技及化工原料控制得非常平易近人。現代的礦石釉陶瓷要燒滿釉、厚釉,並不困難;要調紅、調藍、調綠,輕而易舉,當然明、清所發展的薄釉、鈷藍發色青花瓷,其僅以線條造型取勝避開釉色的計較就更勿論矣!但是自唐朝以後,真再也看不到周身敷滿翡翠光彩的植物灰釉青瓷的蹤跡呢!


 
翡翠柴燒長時間在窯爐高溫內煅煉,而且上釉方式又採絕無僅有的熱上釉即「柴燒自然落灰上釉法」;所展現出釉色,實已超越中國歷代陶瓷。翡翠柴燒透過長時間的自然上釉,形成獨特釉質;冰裂細密,光色殊特。因為是植物灰釉發色,所以色相豐富,層次鮮明,且釉質流動所產生細如兔毫、竹林或樹枝狀的效果,乍看之下,有如寶石瀑布,發出千百種光色!翡翠青瓷的釉色清亮透光,毫不混濁。作品出窯後,在開片紋、冰裂紋裏,產生鑽石般的點點晶光,閃閃發亮!在長時間的高溫窯爐燜煉下,土坯胎與木灰釉的任何雜質都已燃燒氣化掉了,只留下極清澈的釉質,因呈現各色綠光,所以名之為「翡翠」。又不只青綠,亦常出現琥珀光澤及各色彩光;正午十二點的日光是顯現翡翠青瓷光色的最佳時機。何志隆所燒出的翡翠青瓷,愈以強光照之其顯色愈佳,向光時折光反射,布滿周遭;另有疊光現象,紅、黃、藍、綠,層層色光,疊在一起,光線又將之穿透,即形成七彩繽紛的神祕夢幻境界,動人魂魄!將其作品置放於廳堂光源之下,室內頓時寶光四射,為每一個收藏家的心靈綻放光芒。翡翠釉色只是何志隆所燒煉的成品之一,另有琥珀光色、墨玉光澤、紅寶、藍寶等多種成色,將陸續發表,愛陶人且拭目以待!


 
古代礦石釉青瓷如宋瓷是不容易燒成滿釉的,則容易流動的植物灰釉,要讓它滿釉而不黏底更是難以想像!今日何志隆是以「柴燒自然落灰上釉法」在窯中自然上釉(簡稱熱上釉)!徹底捨棄了人工上釉(又稱冷上釉)的穩定與控制,讓作品更貼近「自然」的風貌!不僅如此,已經將傳統柴燒技術推動到「土坯入窯,滿釉出窯」的境界!誠匪夷所思!


 
現代柴燒之所以仍風迷愛陶之士,所憑籍的就是柴燒窯的氣氛不可控制,溫度不好控制,落灰不好控制,氣流不好控制,加上柴燒窯溫不可能全面都維持穩定的高溫,因此出窯作品所反應的燒煉成形歷程,就顯得比瓦斯窯、電窯豐富而更具可看性了。即便一般柴燒作品落灰量不多,釉彩皆屬吉光片羽,可比起礦石釉色的單調,仍吸引著眾人的目光。何志隆的翡翠柴燒,更是在變化特別巨烈的柴燒窯爐內長時間煅煉,又要在柴燒窯爐中要求滿上釉彩,其作品的成功率就可想而知了。然為求無上精品,必須有所堅持,此心境或許明、兵部尚書于謙的詩句:「千錘萬擊出深山,烈火焚燒若等閒;粉身碎骨渾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。」可以形容!

簡歷
【展覽】
2020 翡翠青瓷臺北藝術中心「千年青瓷文化風華再現」翡翠青瓷臺北鑑賞會
2019 中國國家博物館「時代新章─中國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」
2018 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「兩岸一家親-自然落灰翡翠青瓷藝術作品展」
2017 法國大皇宮「國際藝術與創新雙年展」
2017 中國河北省博物院「青在當下-何志隆翡翠青瓷展」典藏
2016 法國羅浮宮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出「何志隆-翡翠青瓷」
2016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7樓「承古開新-何志隆翡翠青瓷個展」
2016 文化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「宏觀與微觀-何志隆翡翠青瓷創作個展」
2016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「翡翠青瓷-何志隆藝術創作巡迴展」
2015 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「翡翠青瓷-何志隆藝術創作巡迴展」
2015 中國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「何志隆 翡翠青瓷邀請個展」
2015 臺灣文化資產局臺中文化園區「何志隆 翡翠青瓷個展」典藏
2014 桃園長流美術館 第五屆「意氣風發國際藝術交流展」
2013 國立國父紀念館 「漢陶造玉-何志隆 翡翠青瓷個展」

【翡翠青瓷學術研討會經歷】
2018 景德鎮陶瓷大學舉辦「中國青瓷學術論壇會」榮獲景德鎮陶瓷大學聘任客座教授
2017 中國河北省博物院舉辦「中國傳統草木灰釉的傳承與發展」國際學術研討會

【典藏】
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、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、中國河北省博物院、法國藝術家聯合會、彰化生活美學館、佛光山佛陀紀念館、台灣文化資產局、永齡基金會、雙清文教基金會等機構典藏。

© 禾青香堂 Hochin
#何志隆 #翡翠青瓷 #青瓷 #禾青香堂
清安|寧心的席上新境
「清安」,清靜與安寧
癸卯-無事|鳳寧窯
無事的美, 才能自然成就
壬寅豐盈(二)|鳳寧窯
薄胎輕巧,就手輕盈
壬寅豐盈(一)|鳳寧窯
隨形賦彩,次第交融
辛丑澄明(二)|鳳寧窯
【照見大地澄明】2021林逢熙柴燒茶器新作
辛丑澄明(一)|鳳寧窯
【澄明】2021林逢熙柴燒茶器新作
傳遞自然美好|鳳寧窯
香、茶陪伴, 便開始日常修行
定白瓷-茶盅|鳳寧窯
掬手春朝露,落月西窗白
庚子問素|鳳寧窯
致虛極,守靜篤,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
無盡藏|鳳寧窯
造物有度,風月無邊
林逢熙|鳳寧窯
不談創作,只談合作
日日有味|鳳寧窯
在無常的歲月裡,喫一碗尋常的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