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蟄,薰染春光明媚
促春遘時雨,始雷發東隅。
眾蟄各潛駭,草木縱橫舒。─ 晉‧陶淵明
促春遘時雨,始雷發東隅。
眾蟄各潛駭,草木縱橫舒。─ 晉‧陶淵明

偶過春田小徑,見水田盈滿,
澄澈如鏡,映照近樹遠山,一片翠綠新黛。
有的趕赴溫暖時日,早早進入春耕,
到處都是泥土和新草的清新甜味。
澄澈如鏡,映照近樹遠山,一片翠綠新黛。
有的趕赴溫暖時日,早早進入春耕,
到處都是泥土和新草的清新甜味。
.jpg)
節氣驚蟄,氣溫返暖,乃是一年之中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記載:
「二月節,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」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記載:
「二月節,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」

遠遠春雷隱隱乍到,星星零雨飄飄初來,
「雷鳴動,蟄蟲皆震起而出。」
晨煙昏靄,霧露重濕,霑溉並驚醒蟄伏於土泥地底冬藏的草木與昆蟲。
「雷鳴動,蟄蟲皆震起而出。」
晨煙昏靄,霧露重濕,霑溉並驚醒蟄伏於土泥地底冬藏的草木與昆蟲。
.jpg)
驚蟄,舊稱「啟蟄」。
啟,有啟發、開導之意。「春雷響,萬物長」,
天地醒人的隆隆震雷聲不僅敲響了萬物生長的鐘聲,亦提醒著人們順時應候,舒機發陳。
啟,有啟發、開導之意。「春雷響,萬物長」,
天地醒人的隆隆震雷聲不僅敲響了萬物生長的鐘聲,亦提醒著人們順時應候,舒機發陳。

萬物經過漫長冬日晦藏,驚蟄過後,春暖花開,陽氣生發,萬物復甦。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到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。」
.jpg)
天然沉香光陰潤養,歲月醇香,「調中補五臟,益精壯陽」
可養精安神、怡情養志,綿遠柔長的香氣
亦如融融春光一樣舒展暢達,生機蓬發。
可養精安神、怡情養志,綿遠柔長的香氣
亦如融融春光一樣舒展暢達,生機蓬發。
.jpg)
驚蟄,天地雷驚甦醒,充滿活力。
若無暇走進自然享受此刻的春嬌暖陽,不妨展陳一席明前春茶,嫋娜清香,讓天地自然蒙染滿室明媚春光。

© 禾青 香堂 Hochin
#禾青香堂 #沉香文化 #沉香 #節氣
#禾青香堂 #沉香文化 #沉香 #節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