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之分,播下清涼種子
朝夕清心,動念和平。 — 明‧陸紹珩
過了春分,一年之始的艷麗春日也就走過了一半。
昔人常把春天當作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時刻,也就有了「一年之計在於春」的說法。
朝夕清心,動念和平。 — 明‧陸紹珩
過了春分,一年之始的艷麗春日也就走過了一半。
昔人常把春天當作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時刻,也就有了「一年之計在於春」的說法。

往昔四季的桑田籌謀都必須在春季底定,而所有的規劃也都在白日進行,於是舊時以「日」為春,以「夜」為冬
而此時春日過半,故又稱春分為「日中」、「日夜分」,乃一日之中,日夜之交也。
而此時春日過半,故又稱春分為「日中」、「日夜分」,乃一日之中,日夜之交也。

古時常用來指導農事的曆書有載:「春分,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,又當春之半。」
春天猶有上一個季節的凜冬餘威,雖有冷意,卻不至於寒,行至春分,冷暖交替,「陰陽相半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」
春天猶有上一個季節的凜冬餘威,雖有冷意,卻不至於寒,行至春分,冷暖交替,「陰陽相半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」
.jpg)
此時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,南北半球氣候天時正處於各半持平的狀態,並且以溫度的刻幅向夏熱攀升,身體早已適應抵抗了一整個冬季的寒冷,所有細胞瑟縮緊縮,卻還來不及調節開張,接受新的季節的熱情擁抱。

古人智慧四時節氣裡的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,有如節氣裡的橋樑,由一個季節過渡到另一個季節,提醒著人們做好身心的準備。
.jpg)
由春入夏,往往伴隨著溫濕瘴癘之氣,人們此時應順應自然,觀照身心的陰陽平衡狀態,所謂「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,以平為期」。

內在常保平和之心,趁著春光正好,百花齊放的和暖季節,暢負日暄,展陳一席南島清香,以不溫不火的沉香,除濕去穢,為即將到來的盛夏播下清涼的種子。

© 禾青 香堂 Hochin
#禾青香堂 #沉香文化 #沉香 #節氣
#禾青香堂 #沉香文化 #沉香 #節氣